2003, 6(1).
摘要:以Smith 奥秘为出发点对双向拍卖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并指出这一重要研究领域的一 些发展方向. 不仅从经典理论模型,而且还从实验经济学角度对双向拍卖的研究进展进行评 介,其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对实验经济学方法及其研究给予足够的关注.
2003, 6(1).
摘要:通过引入第二代未来创新更好地实现了将技术创新的购买看作一系列实物期权的思想. 讨论了实物期权价值以及触发现有创新购买、跨越或升级到未来创新的状态临界值的求解方 法,在假定现有创新和第一代未来创新均出现情况下给出了购买时机的概率模型. 数字释例表 明,虽然技术创新速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在仅有一代未来创新情况下呈现明显的非单调特征, 但对第二代未来创新的预期将显著削弱甚至消除创新速度影响中的非单调特征,从而为直观 分析特别是实证结果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支持
2003, 6(1).
摘要:以研发成功的初创企业为例,针对两阶段投资决策问题,描述了柔性决策所具有的实物 期权思想,根据相应的投资准则得到项目决策的执行概率,再结合项目收益过程的分析,建立 起包括决策柔性价值在内的项目总价值的数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可以分析投资比例对项目价 值的影响,并得到最优值. 文章结合案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结果做了分析.
2003, 6(1).
摘要:建立了一个两时期基于信号博弈的声誉模型. 有两个参与人进行博弈,拥有私人信息的 参与人叫发送者,另一个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叫接收者;该声誉模型研究L 类(低能力类型) 发 送者是否有动机在第一时期建立声誉. 证明显示,如果L 类发送者在第一时期建立声誉,则他 在第二时期的最优信号更大,在第一时期的效用更小,但是,他将在第二时期获得更高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