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国的碳中和:技术经济路径与政策选择

      2024(2):1-17.

      摘要 (633) HTML (0) PDF 2.06 M (4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0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这将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模式、能源转型和碳排放路径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技术扩展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集成模型,综合评估了我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能源技术路径和经济可行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研究发现了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与碳中和目标的高度一致性,且碳中和要求高排放的“平台期”大幅缩短.单纯的碳价或非化石能源补贴政策均不足以支持碳中和目标的如期达成,而退煤脱油机制下碳价干预与负排放技术的发展激励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政策选项.碳中和下,太阳能和风能成为能源系统的主力,其合计供能比重需达到53%,其次是水电和装配CCS技术的生物质能,分别占比13.7%和12.5%.研究进一步指出,经济代价不应该成为我国推进碳中和目标达成的主要顾虑,在“对勾”型政策成本轨迹下,预估的累积经济成本不超过相应GDP的1.9%,且在政策目标达成之前即可享受到碳中和带来的经济发展红利.

    • 基于改进分层博弈交叉效率模型的政策评价

      2024(2):18-29.

      摘要 (377) HTML (0) PDF 1.29 M (1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政策评估作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在复杂博弈情境下,决策单元群体间竞合关系不变的假设已经不能满足现实中效率评价的需求,考虑群体间动态变化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将外界冲击下主体间竞合关系演变纳入效率评价框架,提出改进分层博弈交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公平的视角出发,基于二次目标模型构建多层次效率矩阵,结合Shapley值对决策单元动态关系演变进行效率评价,进而,以水权交易市场试点政策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该方法放松了政策前后群体竞合关系稳定的假设,验证了水权交易市场政策的有效性和外溢性,为能源与环境领域试点政策效果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 PSM-DID在政策评价中的应用现状与改进方法

      2024(2):30-48.

      摘要 (1705) HTML (0) PDF 1.11 M (11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是政策评估及因果推断中最为流行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面临着控制变量在处理组样本和控制组样本之间非平衡性的挑战.传统基于均值差异t检验的平衡性检验容易产生片面和误导性的结论,使得后续因果推断产生偏误.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文对传统的平衡性检验提出以下改进:一是推荐更全面的多维度的平衡性测度指标,便于在匹配后更严谨地比较处理组和控制组的平衡性;二是提出了适用于非平衡样本的新估计方法:倾向得分匹配-逆概率加权-双重差分(PSM-IPW-DID),该方法结合了倾向得分匹配(PSM)克服样本自选择内生性及对非平衡样本稳健的优势和逆概率加权(inverse probability weighting, IPW)利用全样本信息的长处,在不进一步删除样本的情况下得到一种更稳健的双重差分估计方法.数据模拟和应用实例显示,本文提出的新方法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宏观、微观政策的作用,得到更为可信的因果推断.

    • 代码共享协议选择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模型

      2024(2):49-68.

      摘要 (345) HTML (0) PDF 1.33 M (15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代码共享是航空公司之间一种普遍的有效合作方式,而达成代码共享协议是代码共享机票定价以及代码共享航空公司获利的前提.由于自由销售代码共享协议与利润共享机制缺乏相关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了利润共享机制下自由销售代码共享协议优化选择问题.首先提出了辐条模型可以更贴近地描述现实中乘客对航空公司的偏好,其次构建一种融通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于一体的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模型.在非合作博弈部分,航空公司从各自角度出发考虑所有可能的代码共享协议,即形成各种竞争局势;在合作博弈部分,代码共享航空公司通过机票联合定价可分得利润,而竞争局势需要根据航空公司所得利润才能进行比较.所构建的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模型的显著特点包括:在非合作博弈部分航空公司无法事先估计其在各种竞争局势下的利润,而在不同竞争局势下合作博弈部分的最大航空联盟是不同的,且任意航空子联盟具有外部性.针对最大航空联盟有可能分裂的情形,本文利用Shapley值与两步Shapley值作为合作博弈部分的利润分配方法.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所建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模型与解法的有效性,并从对比结果中可以发现,利润共享机制下自由销售代码共享协议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只包含一家较知名航空公司的航空市场中.研究成果可为优化代码共享协议选择与提升社会总福利提供重要理论与方法支持.

    • 竞争环境下网络零售商线下渠道策略研究

      2024(2):69-81.

      摘要 (385) HTML (0) PDF 1.18 M (20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网络零售商是否选择开设线下渠道是其面临的重要决策问题.本文考虑竞争环境下网络零售商是否开设线下渠道问题,重点关注其是否开设线下展厅及是否提供产品销售策略.为此,首先分别考虑两个零售商不提供展厅策略、同时提供展厅策略、同时提供展厅策略并销售产品三种情形,并进一步考虑仅有一个零售商开设展厅策略的情形,建立相应的决策模型.研究发现:1)零售商是否提供展厅策略与市场中具有较高旅行成本的消费者比例、市场竞争程度及展厅建设成本具有显著的关联性;2)当零售商提供展厅策略时,其是否进行产品销售与线下渠道的消费者比例具有显著的关联性;3)产品退货率高低与消费者交叉展厅行为对零售商是否提供展厅策略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电商企业及网络零售商的渠道选择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 基于模型平均的中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密度预测

      2024(2):82-94.

      摘要 (378) HTML (0) PDF 1.13 M (18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是政府宏观调控关注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对二者进行准确预测有利于精准施策.传统预测往往基于点预测,即对经济变量的条件均值展开预测,无法准确刻画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密度预测提供了未来条件概率分布的预测,有效弥补了点预测的缺陷.本文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利用17个预测指标构建了中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密度预测模型,并采用多种检验方法评估不同模型的可适性.结果发现,基于单个预测变量的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大多存在模型误设的问题,而对多个ADL模型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组合预测能显著降低模型误设的风险.样本外预测进一步表明,基于OLS参数估计的贝叶斯模型平均(BMA-OLS)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测中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未来分布.

    • 金融科技赋能下供应链金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2024(2):95-119.

      摘要 (550) HTML (0) PDF 1.11 M (3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发展供应链金融对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2007年—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全部320.8万篇公告的文本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供应链金融在短期可以促进企业股价的上涨,在长期可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并且上市公司采用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越多,公告中提到供应链金融词汇越频繁,这种提升效果越显著.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通过信号传递效应、风险承担效应、系统管理效应促进企业价值提高.在供应链金融相关公告中提到金融科技词汇的词频越高,上市公司获得的企业价值提升效果越强.金融科技可以为股票流动性较低、风险承担较弱的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起到更强的赋能效果.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不仅为中国公司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高企业价值,提供了基于公开市场数据大样本的实证证据,也对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具有现实启示.

    • 私有信息、个人投资者行为与股价异常波动

      2024(2):120-135.

      摘要 (362) HTML (0) PDF 1.01 M (18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股价异常波动危害投资者权益和股市安全,厘清股价异常波动的原因对于股市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个股高频数据中提取股价中的私有信息含量,检验私有信息与中国A股市场个股异常波动的关系,并基于独特的账户数据分析个人投资者行为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排除市场因素的影响后,无论是否有公司层面的消息发布,私有信息都与股价异常波动的发生概率显著正相关,而个人投资者在这一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的中介作用在股价暴涨和暴跌时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在股价上涨过程中,私有信息促进了个人投资者跟风买入的助涨行为,增大了股价暴涨的概率,而在股价下跌过程中,私有信息抑制了其抄底买入的止跌行为,也增大了股价暴跌的概率.本文的启示是,中国股市个股暴涨常常受到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共同推动,而个股暴跌则是伴随机构投资者推跌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流动性稳定股市的过程.

    • 中国ETF期权Delta对冲收益的日夜特征研究

      2024(2):136-158.

      摘要 (130) HTML (0) PDF 1.74 M (1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期权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期权市场Delta对冲收益的日夜特征,对于理解期权市场运行机制以及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我国2015年—2021年股票ETF期权数据,研究了期权Delta对冲收益的日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Delta对冲的隔夜收益为负、日内收益不显著;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的Delta对冲收益具有非对称性,即认购期权日内为负、隔夜为正,而认沽期权恰好相反.即使替换为基于波动率和标的资产价格关系的对冲模型,非对称性异象仍然存在.这些发现不同于美国期权市场的Delta对冲收益日内为正、隔夜为负的特征.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可能的成因:从风险溢价看,波动率风险溢价可以解释总体上负的隔夜对冲收益,但是不能解释Delta对冲收益的非对称性;从模型误差看,模型误差与标的资产收益共同作用影响了Delta对冲收益;从交易制度看,T+1交易制度约束造成了标的资产日夜收益反转,进而导致了对冲收益的非对称性,并且T+1交易制度约束越强,对冲收益的非对称性越明显.本文将丰富我国期权市场Delta对冲效率、交易制度对金融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水平、增进监管者对市场行为的理解,从而推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您是第位访问者
管理科学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第25教学楼A座908室 邮编:300072
联系电话/传真:022-27403197 电子信箱:jmsc@t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