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1(2):37-47.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反收购条款既有“堑壕效应”又有“谈判收益效应”. 本研究以股权集中背景下的大股东利益侵占现象为切入点,将大股东掏空行为纳入分析框架,首先构建了反收购条款影响大股东及收购方决策的理论模型; 其次从中小股东的角度对反收购条款,股东财富与控制权市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最后进行了数值分析,阐述了理论模型所得到的相关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 1) 大股东的掏空行为随着反收购强度的增强而加剧; ( 2)当收购方最优出价唯一时,随着反收购强度增强,收购方的出价将会升高; ( 3) 目标公司被并购的概率随着反收购强度的增强而减小; ( 4) 在一定条件下,中小股东的财富随着反收购强度增强而减少.
2013, 16(8):54-67.
摘要:利用会计研究法、“分类加权的FA-DEA”法、事件研究法以及Tobit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整体上市前后样本公司的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建立理论模型解释实证发现. 多方面证据表明: 尽管短期内整体上市大幅度提高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并实现 了上市公司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但未能带来中长期收益和效率的提高,公司股票也并未给长期投资者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 大股东的国有属性对公司效率具有负面影响. 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整体上市这类表面上的大股东“支撑行为”实际上可能侵占了小股东利益. 这意味着整体上市成为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新途径,有必要完善相关政策,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