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关联性与系统性风险贡献研究——基于尾部风险溢出网络视角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准确地测度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以识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任务.采用2010年至2019年中国32家上市金融机构数据以及宏观特征变量,通过TENET模型构建尾部风险溢出网络以度量金融机构关联性,并引入公司规模、杠杆和流动性指标,基于改进的PageRank算法提出网络-市场-账面相结合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测度思想,具体从系统整体、部门行业、机构个体三个层面对网络关联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系统总体关联性在危机与下行时处于高位水平,尾部风险溢出网络能有效捕捉极端风险事件;2)行业内的关联性水平总体而言高于行业间的关联性水平,但在极端情况下跨行业风险溢出强度会增大;3)银行和保险机构相对证券机构而言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程度更高.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王纲金,徐梓双,谢赤.中国金融机构关联性与系统性风险贡献研究——基于尾部风险溢出网络视角[J].管理科学学报,2022,25(5):109~12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340
  • 下载次数: 10564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09-14
您是第4142939位访问者
管理科学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第25教学楼A座908室 邮编:300072
联系电话/传真:022-27403197 电子信箱:jmsc@t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