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的演替机制研究:基于用户支付选择的视角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基于支付工具间成本结构,构建异质性消费者和商户的支付工具选择模型,分析了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的替代机制及对社会交易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现金支付工具能有效降低支付匹配摩擦,加之相对现金的成本优势,使其对现金的替代会降低社会支付成本、提高社会交易量,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尽管非现金支付工具降低了现金交易需求,但用户间网络外部性提高了消费者现金预防性持有需求,使得现金和非现金支付工具会长期共存;非现金支付工具定价会影响双边用户支付选择,改变消费者对现金交易和预防性需求,最终对社会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因此,将微观市场用户支付选择纳入支付及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邱甲贤,杨钟祎,雍驰,童牧.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的演替机制研究:基于用户支付选择的视角[J].管理科学学报,2022,25(5):74~8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09-14
您是第位访问者
管理科学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第25教学楼A座908室 邮编:300072
联系电话/传真:022-27403197 电子信箱:jmsc@t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