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21.
摘要:企业的消费者敏捷性指企业感知和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能力,通过建设IT基础设施实现敏捷性是个前沿热点.现有研究主要关注BI、ERP等应用场景和流程较固定的工具性IT基础设施,但它们难以应对当今消费者频繁且不可预知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建设数字中台这种无固定场景和流程的新型IT基础设施实现敏捷性,比工具性IT基础设施具有更强的赋能机制.本研究引入生成性理论,将这类IT基础设施定义为生成性IT基础设施,并探究其赋能敏捷性的机制.针对四家传统企业的数字中台项目的质性研究发现,生成性IT基础设施通过数字知识和流程能力集赋能企业感知和应对可预知变化;通过规模化实验能力集赋能企业应对不可预知变化.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识别出组织敏捷性新关键维度、以及揭示IT基础设施赋能敏捷性的新机制等,深化了组织敏捷性研究;此外,还创新性地对数字中台这一新兴技术及其价值进行了概念化.
2023(11):22-38.
摘要:数字产业又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数字产业中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直接决定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和质量.区别于数字产业中数字原生企业,数字制造企业面临着从信息通讯技术向新一代数字技术转型带来的冲击.然而,现有的数字化转型研究大多关注传统行业,对数字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关注较少.本研究对我国数字产业的龙头制造企业亨通集团三十年的转型实践进行跨阶段纵向案例研究,提炼出数字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发现:1)企业家前瞻型市场导向是数字制造企业转型的驱动力,包括市场潜在需求洞察、政策机遇感知和市场潜在威胁预判三个维度. 2)在企业家前瞻型市场导向的引领下,数字制造企业运用经营客户的思维,按照企业成长阶段形成了两条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整合的转型路径:企业成长初期的“企业家前瞻型市场导向—资源拼凑—应用性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的动态循环过程和成长成熟期的“企业家前瞻型市场导向—资源整合—探索性技术创新—产业链垂直/水平整合”的动态循环过程.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数字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规律及其运营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023(11):39-57.
摘要:尽管企业数字化转型日益迫切,但转型成功却非易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不同部门对数字化的认知和目标存在冲突,从而使转型的实施面临诸多阻力.本研究基于组织冲突和权力转移理论,以索菲亚2014年—2021年的数字化转型为案例,通过剖析IT部门与生产和营销部门之间冲突及权力转移的过程发现:1)根据业务属性对数字技术依赖程度的差异,数字化转型中业务部门与IT部门存在“爱恨交织”与“完全排斥”两类典型冲突,对此,IT部门分别采用数字技术主导型和数字技术辅助型两种权力转移策略应对冲突;2)作为组织中权力地位相对较低的主体,IT部门以数字技术作为权力转移的工具,通过数字化能力构建和数字化权威形成两个阶段来实现权力转移,从而推进数字化转型.由此,本研究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以数字技术为工具的权力转移机制模型,在权力转移与技术示能性理论的整合视角下拓展组织冲突管理的研究,为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中的部门冲突难题提供管理启示.
2023(11):58-80.
摘要:经济社会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化和模糊化(VUCA),给企业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对企业的组织韧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部署了数字化转型的新零售企业从危机中快速复原,体现了较强的抗压和恢复能力.但是,现有研究对于数字化转型提升组织韧性的实现机理缺乏深入探索.本研究从组织韧性的过程视角出发,基于数字化转型和动态能力理论,采用一家转型新零售企业红蜻蜓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提升,表现为“数字化转型—触发动态能力—提升组织韧性”的动态过程,即在危机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触发了基于需求、关系和变革的三类动态能力,继而实现了预测、应对和反超.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施有助于提升组织韧性,其中触发动态能力是阶段性、对应性提升组织韧性的关键中介机制.本研究尝试打开组织韧性的机制“黑箱”,为企业实现和提升组织韧性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
2023(11):81-101.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基于组织惰性和管理认知理论,本研究试图回答为什么面对相同的非连续性技术变革,同行业中一些企业会积极应对,而另一些则消极应对.通过分析四家传统中小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的反应,本研究揭示了高管认知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识别出两种不同的类型,既创业性认知和工程性认知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高管的创业性认知有助于克服企业惰性,而高管的工程性认知则加剧了企业惰性.虽然高管认知是影响组织惰性的主要机制,但分析也表明受到高管印迹的员工认知强化了这种机制.
2023(11):102-124.
摘要: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应急志愿组织作为辅助救援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重大突发事件救援中的H志愿组织为研究对象,聚焦“重大突发事件中应急志愿组织的运作机制及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构建了“使命驱动—网络联结—资源调配”的运作机制模型.研究发现组织使命是驱动应急志愿组织高效运作的关键要素,网络联结结构的演化是组织在结构层面高效运作的重要因素,为资源调配提供了基础保障,资源调配的不同方式是组织在行动层面高效运作的重要途径;初建期,应急志愿组织使命萌发,快速信任建立,以星型网络结构进行联结,利用既有的人际关系进行资源调配;调整期,使命强化,前期的协同与合作促进了知识共享,以链式网络结构进行联结,利用知识、经验等专长调配资源;稳定期,使命内化于心,组织认同度较高,以环型网络结构进行联结,通过声誉、信任等的作用,资源得以主动汇聚.本研究从组织层面的动态视角探索出了应急志愿组织的高效运作机制,对于重大突发事件中应急志愿组织运作效率的提升具有启示意义.
2023(11):125-141.
摘要:本研究分别运用常系数VAR模型和TVP-VAR-SV模型结合Diebold和Yilmaz构建波动率溢出指数的方法,研究了WTI、Brent和Oman原油期货与中国原油现货间波动率的整体溢出效应和动态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WTI和Brent原油期货表现出波动率净溢出,而Oman原油期货和中国原油现货为波动率净溢入,其中中国原油现货受Brent原油期货的净溢入量最大;国际原油期货与中国原油现货波动率间的溢出指数、溢入指数和净溢出指数都具有动态性和同步性;当原油的价格和波动率较低且其价格上涨时,国际原油期货与中国原油现货间的波动率溢出和溢入作用更明显;而原油价格较高且处于下降阶段、以及波动率较低时,国际原油期货对中国原油现货的波动率净溢出效应更大.
2023(11):142-158.
摘要:近年来,“稳预期”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央行的重视,而货币政策信息摩擦的存在则会对预期管理效果产生干扰.本研究运用不完全信息的SVAR模型识别了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消息冲击、噪声冲击与意外冲击,并基于包含信息摩擦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信息结构进行贝叶斯估计,研究发现:1)尽管货币政策的消息冲击、意外冲击与噪声冲击均可以影响实体经济活动,但是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引入货币政策信息摩擦后的DSGE模型对实际货币政策数据的拟合效果明显增强.2)货币政策噪声的存在导致公众无法准确观测信号中的消息冲击,不仅降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速度,而且也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3)价格粘性会进一步加剧货币政策信息摩擦所造成的经济周期波动.研究表明中央银行应该加强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和信息沟通,提高政策透明度,降低政策信号中的噪声成份,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