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14.
摘要:为激励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中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相关补贴政策,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复杂影响机制尚不清晰,激励效果也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本文聚焦2011年—2020年中国A股上市的新能源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补贴总体上促进了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样本区间内,政府补贴每提升1%,新能源企业专利申请提升0.82%; 2)研发投资和创新人力资本在政府补贴促进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企业金融化会发挥调节效应,增强政府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3)政府研发补贴和非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短期内研发补贴每提升1%,新能源企业专利申请提升1.064%,长期时研发补贴与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非研发补贴每提升1%,新能源企业专利申请提升0.61%; 4)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知识产权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显著,而在知识产权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则不明显.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政府制定新能源产业政策和新能源企业用好政府补贴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2025(2):15-30.
摘要:数字化转型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场域规则,企业需要开展制度创业突破已有制度的约束,但已有文献缺乏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制度创业过程的研究.本研究基于制度创业理论,利用企业调研数据,考察了数字领导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领导力通过推动制度变革活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信息搜索能力对数字领导力与制度变革活动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积极的调节作用.研究将制度创业理论引入到数字化转型领域,从新的视角拓宽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研究,并促进制度创业理论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的应用和发展,也为企业提升数字化转型绩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2):31-49.
摘要: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会受到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模型阐明了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为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由地方政府官员变更来度量的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显著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此外,政策不确定性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受到官员专业背景和企业金融约束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好地驱动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5(2):50-63.
摘要:流行性病毒的传播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控制病毒传播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与刚过去的一场流行病传播的斗争中,人们通过宣传普及病毒知识和防护措施、精准调控人口流动,有效地遏制了病毒传播,保障了人类生命安全.本研究梳理了病毒传播的相关数据,将病毒传播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充分考虑密切接触者和潜伏者作为病毒传播的重要环节,扩展经典的病毒传播状态转移模式,探讨人口流动、媒体宣传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出行管控和媒体宣传联合作用的病毒传播动力学方程.从数值仿真和拟合角度证明了适度的媒体宣传和人口流动管控有利于快速降低病毒传播的影响.
2025(2):64-73.
摘要:针对由电商平台和制造商构成的平台供应链,研究产品信息发布和定价对消费者购买与匹配性退货行为的影响机理,进而探究电商平台如何选择信息发布策略并决定信息精度,以及制造商如何选择定价策略并确定最优价格.研究表明,当产品价格足够高,高精度的产品信息可以降低退货率,但有可能降低产品需求.面对匹配性退货,电商平台和制造商有三种最优策略组合:策略组合(L,V),制造商为产品制定低价以消除匹配性退货,并引导电商平台抑制产品信息精度以扩大需求;策略组合(H,A),制造商为产品制定高价,引导电商平台发布精准信息以消除消费者不确定性;策略组合(M,V),制造商制定适中的价格以控制退货率,并引导平台抑制信息精度以扩大产品需求.论文界定了三种策略组合的适用条件,并探讨单位匹配成本和产品退货残值的变化对均衡价格和产品信息精度的影响.
2025(2):74-84.
摘要:针对由多个供应商和多个面临报童问题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将零售商订货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后悔行为纳入供应链决策建模,对比了后悔驱动的行为决策和人工智能辅助的自动化决策的差异,并分析了零售商后悔对其自身利润、上游的供应商利润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后悔导致零售商订货量相较于自动化库存决策发生偏移,同时提高了批发价格使得供应商获得价格优势,对供应链成员以及整体利润产生明显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能会因供应链的扩张而被放大.管理者应重视并预估零售商后悔行为带来的影响,进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策略.
2025(2):85-101.
摘要:针对多物品库存系统中常见的联合补货-配送问题,挖掘了其数学模型中的一系列性质,并提出了一种ε-最优算法和一个对偶下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算法效果超过了现有研究中表现最好的几种元启发式算法,对目标值的提升幅度最高能达到31%,对偶下界与最优值的偏差较小,平均不超过0.84%.新算法运算效率较高,100个商品的算例平均运算时间不超过23秒.此外,本文还对算法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在实际应用环境中,该算法能够达到O(n)级多项式时间复杂度,这一结论可为联合补货-配送问题的算法设计理论提供有益的补充.最后,对协同配送策略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实验发现,只有当中心仓库的库存管理水平相比零售商处的库存管理水平有较大优势时,协同配送才能够取得较高的成本节约效益.
2025(2):102-114.
摘要:在客户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下,企业面临着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的挑战.为帮助客户精准定位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与遗忘函数的个性化产品服务配置方法,分别在偏好相似度和评分相似度计算中引入信任度和时间遗忘权重,同时综合考虑用户和方案的组合相似度,以降低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在预测个性化方案时的影响.通过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为用户更加精准地配置出符合其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
2025(2):115-139.
摘要:本研究利用国内某金融科技借贷机构借款人层面的独特数据,在将借款人信息分为自我报告、央行征信、电商信用评分和网购行为共四类信息的基础上,重点考察电商信用评分和网购行为两类数字足迹的违约预测作用及其提高信贷可得性的内在机理.以自我报告和央行征信两类基础信息的预测能力为基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数字足迹信息能够将违约预测的准确性提高约50%,其中电商信用评分的预测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三类信息,网购行为足迹不仅能达到与自我报告信息相当的预测效果,而且相对于电商信用评分还具有额外的信息含量.进一步,针对数字足迹提高信贷可得性机理的检验结果表明,利用两类数字足迹进行违约预测,不仅可为传统征信严重缺失的信用白户建立数字信用,还能对信用质量被传统征信错误低估的借款人进行更为准确的风险评估.
2025(2):140-153.
摘要:在政策沟通实践中,探索政策沟通信息模糊性对投资者预期和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具有明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学习预测实验,通过将政策沟通信息区分为政策触发维度和调整幅度维度,对比检验了不同维度信息模糊性的差异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消除触发维度模糊性,可以明显提升资产价格稳定性;2)消除调整幅度维度模糊性,并不能提升甚至会降低资产价格稳定性.这与直觉并不一致,意味着在利率政策沟通中,并非模糊性越少越好,消除利率政策沟通触发维度模糊性并保留调整幅度维度的模糊性,稳定资产价格的政策效果最好.针对这一结果,本文从市场参与人预期形成策略角度进行机制分析,发现市场参与人在面对仅调整幅度存在模糊性的沟通时,倾向于更多使用稳定价格的适应性预期,较少选择驱动价格泡沫持续增加的强趋势跟踪策略或学习锚定调整策略,从个体行为角度为不同模糊性沟通信息下异质性市场表现找到了依据.
2025(2):154-170.
摘要:构建优胜劣汰的高质量资本市场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本文使用90多个财务特征指标等高维大数据和多种机器学习与计量方法提取基本面信息,对上市公司质量进行评价并构建基本面质量综合指数,研究基本面质量与股价表现的关联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基本面质量对股价表现具有显著为正的预测能力.其中,由偏最小二乘法构建的基本面质量指数对股票横截面收益的预测能力最强,年化收益近38%,且CAPM、三因子和五因子模型对此不能解释.本文还从行为金融和经济周期等视角探索公司基本面质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发现市场情绪、有限套利、公司投资等决策和经济周期都有助于理解上市公司质量溢价现象.本文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已稳步提高,进入了“优胜劣汰”和价值投资阶段.
2025(2):171-190.
摘要:本文提出牛市风险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牛市概率的变化,并探究其是否被定价.由于期权市场上的牛市价差组合反映投资者对未来牛市概率的风险中性预期,本文以该组合的短期收益率来度量牛市风险.这种度量方式属于隐含信息法,更符合风险的事前属性,可以避免用历史数据估计时存在的比索问题.在用中国的股票和期权数据进行实证时,发现在中国市场上牛市风险不能被传统的因子模型所解释.此外,个股对牛市风险的暴露,即牛市贝塔,与其未来的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关系,表明牛市风险在横截面上被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