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4(8):26-35.
摘要:随着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迎来了数字时代,基于工业时代发展而来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正受到极大挑战.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领域的研究,旨在建立数字时代企业管理学的新理论体系,形成一整套基于中国情境的数字化转型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这不仅是面向数字时代管理学前沿研究的重大领域,也是支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的重大实践课题.本文在科学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实践和学术研究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研究领域的七大重要研究方向,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
2017, 20(2):1-17.
摘要:在既有研究提出的食品安全“监管困局”现象基础上,通过仿真建模及分析进一步解剖该困局的动态形成过程,构建食品市场中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者构成的两期博弈模型,剖析食品安全“监管困局”的内在形成机理. 研究发现: 1) 加大监管力度形成的违规揭露信息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支付预期,当违规揭露水平超过消费者心理承受时会降低消费者的支付水平,进而影响食品行业平均收益,导致生产经营者的超额违规收益迅速增大,反过来又增强了生产经营者的违规动机,是为食品安全“监管困局”的动态形成过程; 2) 食品安全“监管困局”在于监管者与企业、监管者与消费者两种信息结构使监管力度的信号被扭曲所致,即政府监管力度对消费者形成信号扭曲,消费者无法通过市场价格实现质量信号分离,从而降低支付水平而影响行业平均收益. 本文由此提出针对性的制度安排.
2014, 17(2):1-18.
摘要:现有IT与业务匹配研究存在两个理论盲点:一是社会维度匹配隐含CIO地位较高的情境假设而无法解释CIO地位较低的情境;二是知识维度匹配侧重“已实现”战略而未探讨“意图”战略。针对CIO地位较低、IT成功历史和共享知识不足的情境下如何实现社会维度匹配问题,根据战略管理理论提出“前因—先验匹配—后验匹配”的理论框架,通过中国情境下的单案例探索性研究,提出业务成功历史、CEO信念可以弥补IT成功历史、共享知识及当前匹配实践的不足,正向影响先验匹配,先验匹配再转化为后验匹配,从而形成新情境下社会维度匹配实现机制的理论构建,为中国企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2002, 5(2).
摘要: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如何激励员工分享他们拥有的个人知识(私人信息). 探讨了单向知识分享模型, 认为激励这类知识分享行为的约束条件是市场规模. 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上, 知识分享构成的企业知识优势在国家层次上形成了国家知识优势, 国家知识优势最主要体现在效率、成本, 及市场规则和路径选择权3 个领域. 在发达国家拥有知识优势的竞争环境中, 发展中国家政府需要适当地、有选择地, 且强有力地干预企业的市场选择, 至少在信息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应当如此.